刈

复制

ㄧˋ

正文・子集下刀部共4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子集下

刀部

4画

U+5208

𠛄

刈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6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36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64頁,第5

古文: 𠛄

唐韻》:魚肺切;《集韻》:魚刈切;《韻會》:疑刈切;《正韻》:倪制切,𡘋音乂。
說文》:芟草也。〔徐曰〕本作乂,後人又加刀作刈。屈原〈離騷〉:願竢時乎吾將刈。〔註〕刈,穫也。草曰刈,穀曰穫。

又,通艾。
前漢・匈奴傳》:艾,朝鮮之旃。〔註〕師古曰:艾讀曰刈,刈,絕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取也、殺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絕也。

注解

〔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

〔刈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㐅、刂,五行属

〔刈〕字造字法是本作乂。形声。从刀,乂( yì )声。本作“义”。本义是割草。

〔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ì] ⑴ 割(草或谷类)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