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

复制

bié ㄅㄧㄝˊ

正文・子集下刀部共7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子集下

刀部

7画

U+5225

𠔁

別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9頁,第15

同文書局本: 第138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65頁,第33

古文: 𠔁

唐韻》:方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筆別切;《正韻》:必列切,𡘋鞭入聲。
說文》:分解也。
玉篇》:分別也。
增韻》:辨也。
禮・曲禮》:日月以吿君,以厚其別也。
爾雅・釋山》:小山別,大山鮮。〔疏〕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。
淮南子・齊俗訓》:宰庖之切割分別也。晉仲長敖〈覈性賦〉:同稟氣質,無有區別。

又,傅別,謂券書也。
周禮・天官・小宰》八成:聽稱責以傅別。〔註〕鄭曰:爲大手書於一札,中字別之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皮列切;《正韻》:避列切,𡘋便入聲。
玉篇》:離也。
增韻》:解也、訣也。江淹〈別賦〉:黯然銷䰟者,惟別而已矣。宋謝惠連〈夜集歎乖〉詩:詩人詠踟躕,搔首歌離別。梁荀濟〈贈隂梁州〉詩:已作金蘭契,何言雲雨別。

注解

〔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

〔別〕字拼音是b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𠮠、刂

〔別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冎( guǎ ),从刀。「冎」,《說文》:「剔人肉置其骨也。」「別」的小篆形體,是一個表示用刀剔骨頭的會意字。本义是分解。

〔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ié] ⑴ 分離⑵ 差別⑶ 分類⑷ 另外的⑸ 卡住,插住,繃住⑹ 不要,不準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