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

复制

qián ㄑㄧㄢˊ

正文・子集下刀部共9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子集下

刀部

9画

U+524D

𣦃

前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5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40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68頁,第11

古文: 𣦃

唐韻》:昨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才先切,𡘋音錢。
增韻》:前,後之對。又,進也。
廣韻》:先也。

又,《禮・檀弓》:我未之前聞也。〔註〕猶故也。

又,《儀禮・特牲》:祝前主人降。〔註〕前猶導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子淺切,湔上聲。
說文》:齊斷也。俗作剪。

又,《正韻》:淺黑色。
周禮・春官・巾車》:木路,前樊鵠纓。〔註〕前,讀爲緇翦之翦,淺黑也。

又,《韻補》叶慈鄰切,淨平聲。劉向〈九歎〉:陸魁堆以蔽視兮,雲冥冥而暗前;山峻高以無垠兮,遂曾閎而廹身。

注解

〔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

〔前〕字拼音是qi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䒑、刖,五行属

〔前〕字造字法是。本义是前进。

〔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án] ⑴ 指空间,人面所向的一面;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;家具等靠外的一面,与“后”相对⑵ 指时间,过去的,往日的,与“后”相对⑶ 顺序在先的⑷ 向前行进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