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

复制

kuāng ㄎㄨㄤ

正文・子集下匚部共6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子集下

匚部

6画

U+5321

匡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匚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5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53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83頁,第1

唐韻》:去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曲王切,𡘋音劻。
說文》:飯器也、筥也。一曰正也。
論語》:一匡天下。
前漢・揚雄傳》:匡〈雅〉、〈頌〉。

又,《玉篇》:方正也。
爾雅・釋詁》:匡,方也。
詩・小雅》:既匡既敕。

又,救也。
書・盤庚》:不能胥匡以生。
孝經・事君章》:匡救其惡。

又,斜枉也。
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輪雖敝,不匡。

又,《廣韻》:輔助也。
前漢・宣帝紀》:以匡朕之不逮。

又,地名。
韻會》:陳留有匡城。

又,姓。
風俗通》:匡,魯邑也,句須爲之宰,其後氏焉。漢有匡衡。

又,與恇同,恐也。
禮・禮器》:年雖大殺,衆不匡

又,與眶同,目匡也。
史記・淮南王安傳》:涕滿匡而橫流。

又,烏光切,音汪──與尩通,廢疾也。
荀子・正論篇》:傴巫跂匡大。跂原字从攴作。

卷目考證・子集下 部首匚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9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0頁,第23

《禮・禮器》年雖大,殺衆不匡。

謹照原文匡下增懼字。

注解

〔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匚部

〔匡〕字拼音是kuā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匚、王,五行属

〔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匚( fāng ),表示与筐器有关,王声。本义是盛东西的方形竹器。

〔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uāng] ⑴ 纠正;~正。~谬。⑵ 救⑶ 辅助,帮助⑷ 粗略计算,估计,预料⑸ 古同“筐”。⑹ 姓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