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

复制

tóng ㄊㄨㄥˊ tòng ㄊㄨㄥˋ

正文・丑集上口部共6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丑集上

口部

6画

U+540C

同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07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75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103頁,第4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徒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東切,𡘋音桐。
說文》:合會也。
玉篇》:共也。
廣韻》:輩也。
易・同人》:天與火,同「」,君子以類族辨物。
書・益稷》:敷同日奏罔功。

又,《廣韻》:齊也。
書・舜典》:同律度量衡。
詩・小雅》:我馬既同。

又,聚也。
詩・小雅》:獸之所同。〔傳〕同猶聚也。

又,和也。
禮・禮運》:是謂大同。〔註〕猶和也、平也。

又,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司樂》:六律、六同。〔註〕六律合陽聲者,六同合隂聲者。又,〈典同〉:掌六律、六同之和。〔註〕律以竹,同以銅。言助陽宣氣與之同「」。

又,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: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
詩・小雅》:赤芾金舄,會同有繹。

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小司徒》井牧其田野〔註〕司馬法曰:十成爲終,終十爲同,同方百里。〔疏〕謂之爲同「」,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,故名百里爲同「」。又,爵名。
書・顧命》:上宗奉同「」。〔註〕同,爵;瑁,圭也。

又,州名。
廣韻》:漢馮翊地有九龍泉,泉有九源,同爲一流,因以名之。
韻會》: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。

又,《正韻》:通也。
莊子・在宥篇》: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。〔註〕呂吉甫曰:空同之上,無物而大通之處也。

又,姓。
正字通》:唐有同「」。

又,盧仝詩:仝不仝,異不異,是謂大仝而小異。

又,通作童。
列子・黃帝篇》:狀與我童者,近而愛之;狀與我異者,疏而畏之。

又,〔釋文〕徒貢切,音洞──與詷同。
禮・祭統》:鋪筵設同「」,爲依神也。〔註〕同之言詷也。〔疏〕同之言詷也者,若單作同「」,是齊同之同,非詷共之詷;若詷共之詷,則言旁作同。漢魏之時,字義如此,今則總爲一字。

又,叶徒黃切,音唐。𨻰琳〈答客難〉:六合咸熙,九州來同:倒載干戈,放馬華陽。

卷目考證・丑集上 部首口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9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1頁,第2

司馬法曰,成爲終,終十爲同。

謹照周禮註原文終十改十終。

注解

〔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óng、tò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𠔼、口、;、冂、𠮛,五行属

〔同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冃,从口。冃( mào ),重复。本义是聚集。

〔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óng] ⑴ 一样,没有差异;相~。~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~侪(同辈)。~庚(同岁)。~年。~胞。~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行业的人)。~仁(同人)。~仇敌忾。~工异曲。~室操戈。情~手足。⑵ 共,在一起(从事)⑶ 和,跟⑷ 姓。 [tòng] ⑴ 〔胡~〕见“胡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