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

复制

tīng ㄊㄧㄥ

正文・丑集上口部共7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丑集上

口部

7画

U+542C

听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14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78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106頁,第4

唐韻》:宜引切;《集韻》:擬引切,𡘋音齗。
說文》:笑貌。
史記・司馬相如・上林賦》:亾是公听然而笑。楊愼曰:听,古哂字。

又,《廣韻》:口大貌。
集韻》:大口謂之听。

又,《廣韻》:牛謹切;《集韻》:語近切,𡘋𪙤──亦笑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口謹切,音赾;又,魚斤切,音㹞;又,逆乙切,音聉──義𡘋同。

又,魚其切,音疑──听嗞,口開貌。

又,魚衣切,音沂──與𠲻同。𠲻嗞,媿貌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俗借爲聽字省文。

注解

〔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听〕字拼音是t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斤,五行属

〔听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字从耳德,壬( tìng )声。从耳德,即耳有所得,今简化为“听”。“听”本义“笑貌”。从口,斤声。本义是用耳朵感受声音。

〔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īng] ⑴ 用耳朵接受声音⑵ 顺从,接受别人的意见⑶ 任凭,随⑷ 治理;判断⑸ 量词,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、饮料等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