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

复制

āi

正文・丑集上口部共9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丑集上

口部

9画

U+54C0

哀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36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88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116頁,第1

唐韻》:烏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於開切,𡘋音唉。
說文》:閔也。
玉篇》:哀傷也。
書・大誥》:允蠢鰥寡,哀哉。
詩・豳風》:哀我人斯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訓》:哀哀悽悽,懷報德也。
詩・小雅》:哀哀父母。

又,憐也、愛也。
呂氏春秋》: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。

又,《莊子・德充符》:衞有惡人焉,曰哀駘它。〔註〕哀駘,𨢄貌。它,其名。

又,《諡法》:恭仁短折曰哀。

又,姓。
風俗通》:魯哀以後,因諡爲姓。
前漢・王莽傳》:梓潼人哀章。
姓譜》:宋有哀長吉。
正字通》:明嘉靖進士哀貞,上命攺哀爲衷。

又,國名。
後漢・南蠻傳》:哀牢人皆穿鼻儋耳。

又,叶於希切,音衣。
詩・小雅》:行道遲遲,載渴載饑。我心傷悲,莫知我哀。〔又〕山有蕨薇,隰有杞桋。君子作歌,維以吿哀。

注解

〔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哀〕字拼音是ā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衣、口,五行属

〔哀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衣声。本义是悲痛;悲伤。

〔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āi] ⑴ 悲痛⑵ 悼念⑶ 旧时称死去母亲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