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

复制

ㄍㄜ

正文・丑集上口部共10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丑集上

口部

10画

U+54E5

哥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40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90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117頁,第30

唐韻》:古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何切,𡘋音牁。
說文》:聲也。从二可,古文以爲謌字。
廣韻》:古歌字。
前漢・藝文志》:哥永言。
唐書・劉禹錫傳》:屈原作九哥。

又,《廣韻》:今呼爲兄。
韻會》:潁川語,小曰哥,今人以配姐字,爲兄弟之稱。

又,哥舒,複姓。

注解

〔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哥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可、可,五行属

〔哥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二可。“可”,有“快乐”、“欢乐”的意思。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:“哿矣富人。” 毛传:“哿,可。” 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卷六:“哿与哀对文,哀者忧悲,哿者欢乐也。……《毛传》训哿为可,可亦快意惬心之称。”“哥”似即“歌”之本字。本义是歌。

〔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ē] ⑴ 兄,同父母(或只同父,只同母)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男子⑵ 称呼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⑶ 古同“歌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