囋

复制

ㄗㄚˊ zàn ㄗㄢˋ cān ㄘㄢ

正文・丑集上口部共2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丑集上

口部

22画

U+56CB

囋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97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215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144頁,第16

集韻》:才達切,音巀。
博雅》:嘈囋,聲也。陸機〈文賦〉:務嘈囋而妖冶。〔註〕《𡌨》曰:嘈啈,聲貌。啈與囋囐同。
集韻》或作囐、𠱥𠵃、啐。

又,《廣韻》:嘈囋,鼓聲。

又,《北魏書・西域傳》:波斯國人號王曰醫囋。

又,《集韻》:子末切,音拶──聲多也。

又,《類篇》:才贊切,音㜺──譏也。
集韻》書作𡂐

又,《集韻》:千安切──同「」,吞也。

又,《正韻》與賛、讚同。
荀子・勸學篇》:問一而吿二謂之囋。〔註〕囋卽讚字,謂以言强讚助之。

又,《類篇》:在坦切,音囋──嘲也。
〇〔按〕各韻書或作𡂐,皆重文。

注解

〔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囋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á、zàn、c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贊

〔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á] ⑴ 〔嘈~〕古同“嘈杂”,(声音)杂乱而喧闹。⑵ 多话:“问一而告二谓之~。” [zàn] ⑴ 讥笑。⑵ 古同“讚”。 [cān] ⑴ 古同“餐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