坂

复制

bǎn ㄅㄢˇ

正文・丑集中土部共7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丑集中

土部

7画

U+5742

坂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524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224頁,第26

標點整理本: 第156頁,第19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甫遠切,音反──坡坂也。一曰澤障,一曰山脅。
前漢・文帝紀》:帝從灞陵欲西馳下峻坂,爰盎諫,乃止。

又,地名。蒲坂,在蒲城東。
帝王世紀》:舜都䈬坂。又,〈西域傳〉:𦋺賔道歷大小頭痛之山,赤土身𤍠之坂。

又,《集韻》:部版切,音返──義同。

又,叶俾緬切,音褊。孫綽〈三月三日〉詩:縹萍漫流,綠柳䕃坂;羽從風飄,鱗隨浪轉。

又,叶苦椽切,音絹。蘇轍〈閒燕亭〉詩:諸峰宿霧收,草木朝陽絢;盎盎雲出山,瀏瀏泉𠂹坂。

集韻》與岅、阪同,或作𡊃

注解

〔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坂〕字拼音是b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反,五行属

〔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反声。《广韵》作“阪”。本义是山坡,斜坡。

〔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ǎn] ⑴ 山坡,斜坡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