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

复制

ㄈㄨ ㄈㄨˊ

正文・丑集下大部共4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丑集下

大部

4画

U+592B

夫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大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588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248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184頁,第2

唐韻》:甫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風無切,𡘋音膚──男子通稱。
禮・郊特牲》:夫也者,以知帥人者也。
》〔註〕:夫有傳相之德而可倚仗,謂之丈夫。

又,男女既配曰夫婦。
易・家人》:夫夫婦婦。

又,先生長者曰夫子,妻稱夫亦曰夫子。

又,《禮・曲禮》:天子有后、有夫人。

又,妾曰如夫人。
左傳・昭十七年》:齊侯好內,多內寵,內嬖如夫人者六人。

又,官名。
禮・王制・大夫》〔註〕:大夫者,扶進人者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地官》:十夫有溝、百夫有洫、千夫有澮、萬夫有川。

又,十六以上不成丁曰餘夫。

又,販夫。
周禮・地官》:夕時而市,販夫販婦爲主。白樂天詩:樓暗攢倡婦,堤喧嗾販夫。

又,執御行役曰僕夫。
詩・小雅》:召彼僕夫,謂之載矣。

又,以我稱人曰夫夫。
禮・檀弓》:曾子指子游示人曰:夫夫也,爲習于禮者。

又,人名。黔夫,齊威王疆場四臣之一。

又,國名。丈夫國,在維鳥。見《山海經》。

又,邑名。柴夫,屬燕地。見〈齊語〉。

又,山名。夫夫山,在風伯山之東。見《山海經》。
〇〔按〕《續通考》引此作大夫。

又,武夫,石之次玉者。
史記・董仲舒傳》:五霸比于三王,猶武夫之于美玉。別作玞、砆。

又,數名。
前漢・食貨志》:六尺爲步,步百爲畮,畮百爲夫。

又,姓。又,息夫,複姓。

又,《廣韻》:防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馮無切;《正韻》:逢夫切,𡘋音扶──語端辭。
論語》:夫仁者。

又,語已辭。
論語》:如斯夫。

又,有所指之辭。
論語》:夫二三子也。

又,草名。
爾雅・釋草》:柱夫,搖車。〔註〕蔓生,細葉紫花,可食,俗呼爲翹搖車。

又,叶縛謀切,音浮。𨻰琳詩:仲尼以聖德,行聘徧周流;遭斥戹𨻰蔡,歸之命也夫。

卷目考證・丑集下 部首大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12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2頁,第35

又國名。丈夫國,在維鳥,見《山海經》。

謹照原文維鳥下增北字。

《史記・董仲舒傳》五霸比于三王。

謹按史記儒林傳董仲舒傳無此語,所引出前漢書,謹將史記二字改前漢。

注解

〔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

〔夫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fū、fú,独体字,可拆字为一、大、!、二、人,五行属

〔夫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像站着的人形( 大 ),上面的“一”,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( zān ),意思是成年男子,是个丈夫了。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,故加“一”做标志。本义是成年男子的通称。

〔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ū] ⑴ 旧时称成年男子⑵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⑶ 〔~子〕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;➋旧时称老师;➌旧时妻称夫;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。⑷ 与妻结成配偶者 [fú] ⑴ 文言发语词⑵ 文言助词⑶ 文言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”或“那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