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

复制

ㄗˋ

正文・寅集上子部共6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寅集上

子部

6画

U+5B57

𡥜𥤪

字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子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657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277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215頁,第11

古文: 𡥜𥤪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疾置切;《正韻》:疾二切,𡘋音自。
說文》:乳也。又,愛也。
書・康誥》:父不能字厥子,乃疾厥子。
周禮・地官》〔鄭註〕:小國貢輕,字之也。
左傳・成四年》:楚雖大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。

又,文字。字者,孳也,六義相生無窮也。黃帝臣沮誦、倉頡,體卦畫、摹鳥跡,引伸觸類,文字之形始立。
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・內史》:掌書名於四方。〔註〕古曰名,今曰字;滋益而名,故更曰字。

又,名字。
禮・曲禮》:男子二十冠而字。
儀禮・士冠禮》:冠而字之,敬其名也;君父之前稱名,他人則稱字也。〔又〕女子許嫁筓而字。〔註〕亦成人之道也。

又,女許嫁曰字。
易・屯卦》:女子貞不字,十年乃字。

又,畜之牝者能孕字,故謂牝曰字。
史記・平準書》:乗字牝者,𭀀而不得聚會。亦作牸。

又,姓。
正字通》:宋廉州判官字諤。

卷目考證・寅集上 部首子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150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4頁,第3

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內史》掌書名於四方。〔註〕古曰名,今曰字。滋益而名,故更曰字。

謹照原文改周禮春官外史掌達書名于四方。註古曰名,今曰字。疏滋益而多,故更稱曰字。

注解

〔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子部

〔字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宀、子,五行属

〔字〕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。从宀( mián )从子,子亦声。在屋内生孩子。本义是生孩子。

〔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ì] ⑴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⑵ 文字的不同形式,书法的派别⑶ 书法的作品⑷ 字的音⑸ 人的别名,亦称“表~”,现多称“号”;商店的名称,亦称“~号”。⑹ 合同,契约⑺ 旧时称女子出嫁⑻ 生子,乳,爱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