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

复制

shǎo ㄕㄠˇ shào ㄕㄠˋ

正文・寅集上小部共4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寅集上

小部

4画

U+5C11

少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小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00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296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235頁,第25

唐韻》:書沼切;《韻會》:始紹切,𡘋燒上聲。
說文》:不多也,从小,丿聲。〔徐曰〕丿音夭。
禮・禮器》:禮有以少爲貴者,謂天子一食、諸侯再、大夫士三、食力無數是也。食力,庶人也。

又,少頃,有閒也。
孟子》:少則洋洋焉。

又,短也。訾人曰少之,猶稱人曰多之也。
史記・蘇秦傳》:素習知蘇秦皆少之。

又,《廣韻》:式照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失照切,𡘋燒去聲。
玉篇》:幼也。
增韻》:老之對也。
易・本義》:兩儀者始,爲一畫,以分隂陽;四象者次,爲二畫,以分太少。

又,少儀,《禮記》:篇名。少室,山名。

又,副貳也。
前漢・賈誼傳》:於是爲置三少,皆上大夫也,曰少保、少傅、少師。〔註〕副三公者。

又,姓。漢下邽令少年唯。

又,叶書久切,音守。歐陽修〈杜祁公墓銘〉:君子豈弟,民之父母;公雖百齡,人以爲少。母音畝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入宥韻。歐陽修〈蔡君山墓銘〉:父不哭子,老不哭少;嗟夫君山,而不得壽。
〇〔按〕今文少作幼,《正字通》「古小少同」,加丿,轉注。

注解

〔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小部

〔少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ǎo、sh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𡭔、丿,五行属

〔少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小篆从小,丿( piě )声。本义是不多。

〔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ǎo] ⑴ 数量小的,与“多”相对⑵ 缺,不够⑶ 不经常⑷ 短时间⑸ 丢,遗失⑹ 轻视:“且夫我尝闻~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,如吾弗信,今我睹子之难穷也”。 [shào] ⑴ 年纪轻或年轻人⑵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⑶ 次级的⑷ 姓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