岐

复制

ㄑㄧˊ

正文・寅集中山部共7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寅集中

山部

7画

U+5C90

𨙾

岐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山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34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308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247頁,第25

古文: 𨙾

廣韻》:巨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翹移切;《正韻》:渠宜切,𡘋音跂。
說文》:山名。后稷十三世孫古公亶父始居此。
詩・大雅》:率西水滸,至于岐下。
一統志》:山有兩岐,故名。
六書故》:一在今鳳翔府岐山縣,〈禹貢〉導岍及岐,是也。又,《山海經》:岐山,狐岐之山,在今汾州介休縣,勝水出焉,東北會於汾,〈禹貢〉治梁及岐,是也。

又,州名。本雍州地,後爲秦都,漢爲扶風郡,元魏置岐州,唐改鳳翔府號西京。

又,路岐也。
釋名》:物兩爲岐,在邊爲旁。
爾雅・釋宮》:二達謂之岐旁。〔註〕道旁出也。
列子・說符篇》:亡羊者曰:岐之中又有岐,不知所之,所以返也。

又,峻也。
詩・大雅》:克岐克嶷。〔朱傳〕岐嶷,峻茂之貌。

又,姓。
正字通》:黃帝臣岐伯,唐岐靈岳。
〇〔按〕《集韻》翹移切,音祁──周文王所封地;又,常支切,音坻──山名;又,渠羈切,音奇──地名;又,章移切,音支──分也。與諸家音切相齟齬,今不从。

集韻》本作𨙸,《韻會》或作歧。

注解

〔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

〔岐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支,五行属

〔岐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山,从枝省,支亦声。本义是古地名。陕西岐山县。又山名。

〔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í] ⑴ 〔~山〕山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⑵ 〔~黄之术〕指中医的医术。“岐”,岐伯;“黄”,黄帝,相传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医家之祖。⑶ 同“歧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