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

复制

ㄉㄧˋ ㄊㄧˋ tuí ㄊㄨㄟˊ

正文・寅集下弓部共7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寅集下

弓部

7画

U+5F1F

𠂖𢦢

弟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弓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55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357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301頁,第17

古文: 𠂖𢦢

廣韻》:徒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待禮切,𡘋第上聲。
說文》:朿韋之次第也。
釋名》:弟,第也,相次第而上也。
廣韻》:今爲兄弟字。
爾雅・釋親》:男子先生爲兄,後生爲弟。
書・君陳》:惟孝友于兄弟。

又,與悌通。
廣雅》:弟,順也,言順於兄。
禮・曲禮》:僚友稱其弟也。

又,易也。
廣韻》:愷悌,一作豈弟。
詩・齊風》:齊子豈弟。〔傳〕豈,樂也;弟,易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特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大計切,𡘋音第──義同。
〇〔按〕《集韻》以兄弟豈弟之弟爲上聲,孝弟之弟爲去聲,據《廣韻》薺霽二韻,弟俱訓兄弟,霽韻悌訓孝悌,又上聲。宋《禮部韻》悌訓愷悌,上去二聲通押。則兄弟豈弟孝弟,俱可通用上去二聲也。

注解

〔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弓部

〔弟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ì、tì、tuí,独体字,可拆字为丷、𢎨,五行属

〔弟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有绳索围绕于“弋”,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。绳索捆束木桩,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“次第”。本义是次第。

〔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ì] ⑴ 同父母(或只同父、只同母)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⑵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⑶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⑷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⑸ 古同“第”,次序。⑹ 古同“第”,但。 [tì] ⑴ tì ㄊㄧˋ 古同“悌”,孝悌。 [tuí] ⑴ tuí ㄊㄨㄟˊ 〔~靡〕颓唐;柔顺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