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

复制

zhēng ㄓㄥ

正文・寅集下彳部共8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寅集下

彳部

8画

U+5F81

征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75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365頁,第37

標點整理本: 第311頁,第3

古文: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諸盈切;《正韻》:諸成切,𡘋証平聲。
爾雅・釋言》:行也。
易・泰卦》:拔茅茹,以其彙征吉。
詩・小雅》:之子于征。

又,《韻會》:征,伐也。
易・離卦》:王用出征。
書・大禹謨》:惟時有苗弗率,汝徂征。
孟子》:征者,上伐下也。

又,《正韻》:征,取也。
禮・王制》:關譏而不征。

又,姓。
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厮征伯僑,而役羨門兮。〔註〕仙人,姓征,名伯僑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政。
周禮・地官・小司徒》:施其職,而平其政。〔註〕音征,稅也。當作征。

又,通正。
周禮・夏官》:惟加田無國正。〔註〕音征,稅也。獨加賞之田無稅。

注解

〔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彳部

〔征〕字拼音是zh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彳、正,五行属

〔征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彳( chì ),正声。从彳,表示与行走有关。甲骨文从彳,从足。本义是到很远的地方去,远行。

〔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ēng] ⑴ 远行⑵ 用武力制裁,讨伐⑶ 召集⑷ 收集⑸ 招请,寻求⑹ 证明,证验⑺ 表露出来的迹象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