怔

复制

zhēng ㄓㄥ

正文・卯集上心部共9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卯集上

心部

9画

U+6014

怔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10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380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324頁,第13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諸盈切,音征。
集韻》本作佂。揚子《方言》:佂伀,遑遽也。或从心。
玉篇》:怔忪,懼貌。
晉書・王濬傳》:惶怖怔營,無地自厝。

又,通作征。
後漢・蔡邕傳》:臣怔營怖悸。

亦通作正。
前漢・王莽傳》:人民正營俱。〔註〕與怔同。

注解

〔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怔〕字拼音是zh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正,五行属

〔怔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正声。本义是惶恐不安的样子。

〔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ēng] ⑴ 〔~忪〕惊惧。⑵ 〔~忡〕中医指心悸。⑶ 〔~营〕惶恐不安。 [zhèng] ⑴ 〈方〉发愣,发呆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