惡

复制

è ㄟˋ ㄨˋ ě ㄟˇ

正文・卯集上心部共1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卯集上

心部

12画

U+60E1

惡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35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391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336頁,第9

古文:

唐韻》:烏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遏鄂切;《正韻》:遏各切,𡘋音堊。
廣韻》:不善也。从心,亞聲。
通論》:有心而惡謂之惡,無心而惡謂之過。

又,𨢄陋也。
書・洪範》:六極,五曰惡。〔傳〕𨢄陋也。五行〔傳〕:貌不恭之罰也。

又,瑕也。
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築氏》:敝盡而無惡。〔註〕雖至敝盡,無瑕惡也。

又,粗也。
史記・項羽本紀》:以惡食食項王使者。謂粗飯也。

又,年凶曰歲惡。

又,器物不良曰苦惡。

又,糞穢也。
前漢・昌邑王傳》:如是靑蠅惡矣。師古曰:惡卽矢也。越王句踐爲吳王嘗惡。

又,多所不可曰性惡。
後漢・華陀傳》:爲人性惡難得意。

又,《廣韻》:烏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烏故切,𡘋汙去聲──憎也、疾也。
左傳・隱三年》:周鄭交惡。〔註〕兩相疾惡也。

又,忌也。
禮・王制》:奉諱惡。〔註〕奉謂進也,諱謂先生之名,惡謂子卯忌日,謂奉進於王,以所諱所惡也。

又,恥也。
孟子》:羞惡之心。

又,《廣韻》:哀都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汪胡切;《韻會》:汪烏切,𡘋音汙。安也、何也。
論語》:惡乎成名。
孟子》:居惡在。

又,歎辭。
孟子》:惡,是何言也。

又,與滹同。
禮・禮器》:晉人將有事于河,必先有事于惡池。
古今字考》:惡同「」,池同「」,卽滹沱河也。

古但作亞,加心作惡。加言作䛩,𡘋轉註。因各轉聲成亞,惡,䛩三文。
集韻》:䛩卽惡也。

注解

〔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惡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è、wù、ě、w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亞、心

〔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è] ⑴ 罪過、不良的行為。《易經•大有卦•;象曰》:“君子以遏惡揚善,順天休命。”《三國志•;卷三十五•;蜀書•;諸葛亮傳》:“無惡不懲,無善不顯。”⑵ 疾病。《左傳•成公六年》:“郇瑕氏土薄水淺,其惡易覯。”南朝宋•;劉義慶《世說新語•;術解》:“郗愔信道甚精勤,常患腹內惡,諸醫不可療。”⑶ 汙垢、穢物。《左傳•成公六年》:“土厚水深,居之不疾,有汾澮以流其惡。”《周禮•;天官•;獸醫》:“凡療獸瘍,灌而劀之,以發其惡,然後藥之養之食之。”⑷ 糞便。《漢書•卷六十三•;武五子傳•;昌邑哀王劉髆傳》:“陛下左側讒人眾多,如是青蠅惡矣。”《隋書•;卷七十二•;孝義傳•;田翼傳》:“母患暴痢,翼謂中毒,遂親嘗惡。”⑸ 不善的、壞的。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形相雖善而心術惡,無害為小人也。”⑹ 粗劣的。《論語•里仁》:“士志於道,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”《韓非子•;說疑》:“不明臣之所言,雖節儉勤勞,布衣惡食,國猶自亡也。”⑺ 醜陋。《史記•卷六十七•;仲尼弟子傳•;澹臺滅明傳》:“(澹臺滅明)狀貌甚惡,欲事孔子,孔子以為材薄。”《文選•;謝靈運•;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》:“良時不見遺,醜狀不成惡。”⑻ 不適、不快。《晉書•卷八十•;王羲之傳》:“中年以來,傷於哀樂,與親友別,輒作數日惡。”南朝宋•;劉義慶《世說新語•;文學》:“身今少惡,斐逸民跡近在此,君可往問。”⑼ 極、甚。《淮南子•墬形》:“其人大面短頤,美須惡肥。”宋•;辛棄疾《臨江仙•;小靨人憐都惡瘦詞》:“小靨人憐都惡瘦,曲眉夫與長顰。”⑽ 害。《淮南子•說林》:“病熱而強之餐,救暍而飲之寒,救經而引其索,拯溺而授之石,欲救之,反為惡。” [wù] ⑴ 憎恨、討厭。《論語•里仁》:“唯仁者,能好人,能惡人。”唐•;杜甫《佳人詩》:“世情惡衰歇,萬事隨轉燭。”⑵ 冒犯、觸怒。《水滸傳•第十回》:“我因惡了高太尉,生事陷害,受了一場官司,刺配到這裡。”《警世通言•;卷二十一•;趙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“既在此借宿,惡不得他。”⑶ 害怕、畏懼。《韓非子•八說》:“使人不衣不食,而不飢不寒,又不惡死,則無事上之意。”⑷ 毀謗、中傷。《漢書•卷四十四•;衡山王劉賜傳》:“兩人相妒,厥姬乃惡徐來於太子。”⑸ 羞恥。《孟子•公孫丑上》:“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。”《史記•;卷七十六•;平原君虞卿傳》:“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,而王弗知惡焉。” [ě] ⑴ 見“惡心”。 [wū] ⑴ 如何、怎麼。《左傳•桓公十六年》:“棄父之命,惡用子矣!”唐•;柳宗元《愚溪對》:“然以吾之愚,而獨好汝,汝惡得避是名耶?”⑵ 表示驚訝的語氣。《孟子•公孫丑下》:“惡!是何言也!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