懼

复制

ㄐㄩˋ

正文・卯集上心部共2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卯集上

心部

22画

U+61FC

𢡔

懼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74頁,第19

同文書局本: 第408頁,第43

標點整理本: 第354頁,第31

古文: 𢡔

唐韻》:其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衢遇切,𡘋音具。
說文》:恐也。从心,瞿聲。或省作瞿。

又,《集韻》:俱遇切;《正韻》:居遇切,𡘋音屨。
集韻》:無守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懽俱切,音劬──亦恐也。
前漢・惠帝贊》: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。〈東方朔傳〉:吳王懼然易容。

注解

〔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懼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瞿

〔懼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心,瞿聲。本义是害怕,恐懼。

〔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ù] ⑴ 恐懼;害怕。《説文•心部》:“懼,恐也。”《廣韻•遇韻》:“懼,怖懼。”⑵ 戒懼。《正字通•心部》:“懼,戒懼。”⑶ 恐嚇;威脅。《易•繫辭下》;“危以動,則民不與也;懼以語,則民不應也。”⑷ 病。《方言》卷十三:“懼,病也。”⑸ 通“瞿”。驚慌失措貌。《集韻•遇韻》:“懼,無守皃。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