戎

复制

róng ㄖㄨㄥˊ

正文・卯集中戈部共6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卯集中

戈部

6画

U+620E

戎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戈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85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411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357頁,第8

唐韻》:如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而融切;《正韻》:而中切,𡘋音絨。
說文》:兵也。
禮・月令》:以習五戎。〔註〕五戎,弓殳矛戈戟也。
周禮・秋官・掌交》:九戎之威。〔註〕九戎,九伐之戎也。

又,兵車名。大曰元戎,小曰小戎。
詩・秦風》:小戎俴收。又,〈小雅〉:元戎十乗。

又,《禮・王制》:西方曰戎。

又,大也。
詩・周頌》:念兹戎功。〔箋〕戎功,大功也。
書・盤庚》:乃不畏戎毒于遠邇。〔註〕戎毒,大毒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宋魯陳衞謂大曰戎。

又,汝也。
詩・大雅》:戎有良翰。〔又〕戎雖小子。〔註〕汝也。

又,相也。
詩・小雅》:烝也無戎。〔傳〕戎,相也。

又,拔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江淮南楚之閒謂拔曰戎。

又,姓。春秋戎律,漢戎賜,明戎廉。

又,《集韻》:如蒸切,音仍──與扔通。
前漢・古今人表》有扔君,或作𢫨,亦省作戎。

又,《韻補》叶而主切,音汝。
詩・大雅》:南仲太祖,太師皇父;整我六師,以脩我戎。

本作𢦦,俗作

注解

〔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戈部

〔戎〕字拼音是ró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戈、十、;、戈、𠂇,五行属

〔戎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戈,从十。“戈”是兵器,“十”是铠甲的“甲”。本义是古代兵器的总称。弓、殳、矛、戈、戟为古代五戎。

〔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óng] ⑴ 古代兵器的总称。⑵ 军队,军事⑶ 古代称兵车⑷ 大⑸ 称(方言,音如“农”):“~有良翰”。⑹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⑺ 姓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