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

复制

wǎn ㄨㄢˇ

正文・卯集中手部共11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卯集中

手部

11画

U+633D

挽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33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432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379頁,第5

唐韻》:無遠切;《集韻》:武遠切,𡘋音晚──引也。

又,挽歌。
唐書・建寧王倓傳》:李泌爲挽詞,追述倓志,命挽士唱。崔豹《古今注》:薤露蒿里二章,李延年分爲二曲,薤露送王公貴人,蒿里送士大夫庶人,使挽柩者歌之,世呼爲挽歌。
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無販切,音萬。又,《集韻》:美辨切,音免──義𡘋同。
〇〔按〕挽、輓𡘋通。

注解

〔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挽〕字拼音是w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免,五行属

〔挽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免声。古字从“车”,免声。本义是牵引;拉。

〔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ǎn] ⑴ 拉,牵引⑵ 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⑶ 追悼死人⑷ 古同“晚”,后来的。⑸ 同“绾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