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

复制

jiē ㄐㄧㄝ

正文・卯集中手部共1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卯集中

手部

12画

U+63A5

接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48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439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386頁,第3

唐韻》:子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卽涉切,𡘋音楫。
說文》:交也。
廣韻》:合也、會也。
易・蒙卦》:子克家,剛柔接也。〔疏〕陽居卦內,接待羣隂。又,〈晉卦〉:晝日三接。
禮・表記》:君子之接如水。〔疏〕如兩水相交,尋合而已。

又,持也、受也、承也。
禮・曲禮》:接下承弣。〔註〕接客手下也。
史記・平準書》:漢興,接秦之弊。

又,《增韻》:接續也、連也。
禮・曲禮》:堂上接武。〔註〕武,迹也。迹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。
前漢・西域傳》:烏秅國民接手飮。〔註〕自高山下谿㵎中飮水,故接連其手。

又,近也。
儀禮・聘禮》:賓立接西塾。

又,捷也。
禮・曾子問》:接祭而已矣。〔疏〕接,捷速也。速而祭之。

又,反接,謂反縛兩手也。
前漢・陳平傳》:樊噲受詔卽反接。

又,姓。
史記・孟子荀卿傳》:接子,齊人,學黃老道德之術。
集韻》或作擑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疾葉切,音捷。
禮・內則》:國君世子生,接以太牢。〔註〕接讀爲捷,勝也。謂食其母,使補虛强氣也。又,《荀子・大略篇》:先事慮事謂之接。〔註〕接讀爲捷,速也。

又,測洽切,音鍤──與扱同。
周禮・地官・廩人》:大祭祀,則共其接盛。〔註〕接讀爲扱。扱以授春人舂之。〔疏〕頒扱與春人。

又,《集韻》:色甲切,音霎──與翣同。
周禮・天官・縫人》衣翣柳之材。〔註〕故書翣作接。

又,檄頰切,音協──與挾同,亦持也。

注解

〔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接〕字拼音是ji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妾,五行属

〔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妾声。本义是两手交叉。

〔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ē] ⑴ 连成一体⑵ 继续,连续⑶ 靠近,挨上⑷ 承受,收取⑸ 迎⑹ 姓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