搏

复制

ㄅㄛˊ

正文・卯集中手部共14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卯集中

手部

14画

U+640F

搏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65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446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393頁,第15

唐韻》:補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伯各切,𡘋音博。
說文》:索持也。
禮・月令》孟秋務博執

一曰至也。
書・益稷》:搏拊琴瑟。

又,拊也、拍也。
史記・李斯傳》:彈箏搏𩩙

又,手擊也。
釋名》:指廣搏以擊之。
左傳・僖二十八年》:晉侯夢與楚子搏。
史記・項羽紀》:搏牛之蝱,不可以破蟣蝨。

又,取也。
史記・李斯傳》:鑠金百鎰,盜跖不搏。〔註〕搏猶攫也、取也。凡鳥翼擊物,必轉足取攫,故人取物亦云搏也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匹各切,音粕──亦擊也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方遇切,音付──亦擊取也。或作捕。又,《集韻》:符遇切,音附──捕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蒲故切;《正韻》:薄故切,𡘋音步──與捕同。詳捕字註。

注解

〔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搏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尃,五行属

〔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尃( fū )声。本义是搏斗,对打。

〔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ó] ⑴ 对打⑵ 跳动⑶ 捕捉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