攜

复制

xié ㄒㄧㄝˊ

正文・卯集中手部共2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卯集中

手部

22画

U+651C

攜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04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463頁,第31

標點整理本: 第411頁,第27

唐韻》:戸圭切;《集韻》:懸圭切,𡘋音畦。
說文》:提也。
六書故》:縣持也。
書・立政》:左右攜僕。〔註〕攜持僕御之人。
詩・大雅》:如取如攜。〔疏〕物在地上,手舉攜之。
禮・曲禮》:長者與之提攜,則兩手奉長者之手。〔註〕提攜,謂牽將行。

又,離也。
左傳・僖七年》:招攜以禮。〈周語〉:節度不攜。

又,連也。
前漢・天文志》:杓攜龍角。〔註〕杓,斗柄也。

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。

或省作㩦,俗作携、㩗、擕,非。

注解

〔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攜〕字拼音是x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巂

〔攜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手,巂( xī )聲。本义是提着。

〔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é] ⑴ 帶⑵ 離,叛離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