敗

复制

bài ㄅㄞˋ

正文・卯集下攴部共11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卯集下

攴部

11画

U+6557

𤖐

敗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26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471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419頁,第1

古文: 𤖐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簿邁切,音浿。
說文》:毀也。
爾雅・釋言》:覆也。
釋名》:潰也。又,壞也。
玉篇》:破也。
增韻》:損也。又,頹也。
易・需卦》:敬愼不敗也。
書・大禹謨》:反道敗德。

又,《左傳・文十年》司敗〔註〕:陳、楚名司𡨥爲司敗。
論語》:陳司敗問,昭公知禮乎。

又,《爾雅・釋器》:肉謂之敗。〔註〕臭壞。
論語》:魚餒而肉敗。

又,《廣韻》:補邁切;《集韻》:北邁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布怪切,𡘋音拜──破他曰敗。
增韻》:凡物不自敗而敗之,則北邁切;物自毀壞,則薄邁切。
詩・召南》:勿翦勿敗。〔音義〕敗,必邁反。

又,《左傳・莊十一年》:凡師敵未陳曰敗,大崩曰敗績。
顏氏家訓》:江南學士讀《左傳》,口相傳述,自爲凡例。軍自敗曰敗、打破人軍曰敗,讀補敗反;諸《》、《》未見補敗反,徐仙民讀《左氏》,唯一處有此音,又不言自敗、敗人之別,此爲穿鑿耳。

又,《韻補》叶蒲昧切。
荀子・賦篇》:功立而身廢,事成而家敗;棄其耆老,收其後世。

注解

〔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

〔敗〕字拼音是b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貝、攵

〔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ài] ⑴ 輸,失利,不成功,與“勝”相對⑵ 戰勝,使失敗⑶ 毀壞⑷ 解除,消散⑸ 破舊,衰落,腐爛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