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

复制

fāng ㄈㄤ

正文・卯集下方部共4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卯集下

方部

4画

U+65B9

𤙗

方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4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481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429頁,第49

古文: 𤙗

唐韻》:府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分房切,𡘋音芳。
說文》:倂船也,象兩舟省,總頭形。或从水作汸,《詩・周南》: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〔傳〕方,泭也。〔釋文〕小筏曰泭。
爾雅・釋水》:大夫方舟。〔註〕倂兩船。
史記・酈食其傳》:方船而下。〔註〕謂𡘋船也。

又,《易・坤卦》:六二,直方大。〔註〕地體安靜,是其方也。
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圜者中規,方者中矩。
淮南子・天文訓》:天道曰圓,地道曰方;方者主幽,圓者主明。

又,《易・觀卦》: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。〔疏〕省視萬方。
詩・大雅》:監觀四方。
周禮・天官冢宰》:辨方正位。〔註〕別四方。〔釋文〕視日景,以別東、西、南、北四方,使有分別也。
禮・內則》:敎之數與方名。〔註〕方名,如東西也。

又,《易・未濟》:君子以愼辨物居方。〔疏〕各居其方,皆得安其所。
詩・大雅》:萬邦之方,下民之王。〔箋〕方,猶嚮也。〔疏〕諸言方者,皆謂居在他所,人嚮望之,故云;方,猶嚮也。

又,道也。
易・恆卦》:君子以立不易方。〔註〕方,猶道也。
禮・樂記》:樂行而民鄕方。〔註〕方,猶道也。

又,《易・復卦》:后不省方。〔註〕方,猶事。〔疏〕不省視其方事也。

又,術也、法也。
易・繫辭》:方以類聚。〔疏〕方謂法術性行。
左傳・昭二十九年》:官修其方。〔註〕方,法術。

又,放也。
書・堯典》:方命圯族。〔釋文〕方,放也。

又,有之也。
詩・召南》:維鵲有巢,維鳩方之。〔傳〕方,有之也。

又,今也。
詩・秦風》:方何爲期。〔箋〕方今以何時爲還期。
莊子・天地篇》:方且本身而異形。〔註〕凡言方且者,言方將有所爲也。

又,穀始生未實也。
詩・小雅》:既方既皁。〔箋〕方,房也,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。

又,倂也。
儀禮・鄕射禮》:不方足。〔註〕方,猶倂也。

又,旁出也。
儀禮・大射禮》:左右曰方。〔註〕方,旁出也。

又,板也。
儀禮・聘禮》:不及百名,書於方。〔註〕方,板也。
禮・中庸》:布在方策。〔註〕方,板也;策,𥳑也。

又,常也。
禮・檀弓》:左右就養無方。〔註〕方,猶常也。

又,文也。
禮・樂記》:變成方謂之音。〔註〕方,猶文章也。

又,義之宜也。
左傳・隱三年》:臣聞,愛子敎之以義方。又,〈閔二年〉:授方任能。〔註〕方,百事之宜也。

又,比方也。
論語》:子貢方人。〔何晏註〕比方人也。

又,《博雅》:方,大也、正也。

又,祭名。
詩・小雅》:以社以方。〔傳〕迎四方氣於郊也。

又,地名。
詩・小雅》:侵鎬及方。〔註〕鎬、方皆北方地名。

又,姓。
詩・小雅》:方叔涖止。〔傳〕方叔,卿士也。

又,官名。
周禮・夏官・司馬》:職方氏、土方氏、懷方氏、合方氏、訓方氏、形方氏。
前漢・朱雲傳》〔註〕:尚方,少府之屬官也,作供御器物。

又,醫方。
史記・扁鵲傳》: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。
前漢・郊祀志》:少君者,故深澤侯人主方。〔註〕侯家人主方藥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符方切,音房──方與,縣名。
前漢・高帝紀》:沛公攻胡陵方與。〔註〕音房預,屬山陽郡。

又,《集韻》:蒲光切,音旁──彷,或作方。
前漢・揚雄傳》:方皇於西淸。〔註〕方皇,猶彷徨也。

又,文紡切──蝄,或作方。
周禮・夏官・方相氏》:敺方良。〔註〕方良,罔兩也──木石之怪夔罔兩。張衡〈東京賦〉:腦方良。〔註〕方良,草澤之神也。
〇〔按〕《說文》作蝄蜽。

又,《集韻》:甫兩切,音倣──效也。

又,《韻補》叶膚容切。
道藏・左夫人歌》:騰躍雲景轅,浮觀霞上空;霄輧縱橫舞,紫蓋記靈方。

注解

〔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方部

〔方〕字拼音是fāng,独体字,五行属

〔方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下从舟省,而上有竝头之象。故知并船为本义。本义是并行的两船;泛指并列;并行。

〔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āng] ⑴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;正~形.长~形⑵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⑶ 人的品行端正⑷ 一边或一面⑸ 地区,地域⑹ 办法,做法,技巧⑺ 种,类⑻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、剂量和用法⑼ 违背⑽ 正在,正当⑾ 才,刚刚⑿ 量词,多指一立方米⒀ 量词,用于方形的东西⒁ 姓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