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

复制

ㄗㄚˊ

正文・戌集中隹部共18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戌集中

隹部

18画

U+96DC

雜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75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368頁,第40

標點整理本: 第1358頁,第6

廣韻》:徂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昨合切,𡘋音䕹。
說文》:五彩相合也。
玉篇》:糅也。
易・坤卦》:夫𤣥黃者,天地之雜也。
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畫繢之事雜五色。

又,《禮・玉藻》雜帶〔註〕:雜,猶飾也,卽上之韠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同「」。
廣韻》:集也。
易・繫辭》:雜物撰德。〔疏〕言雜聚天下之物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碎也。
易・繫辭》:其稱名也,雜而不越。〔疏〕辭理雜碎,各有倫序,而不相乖越。

又,《玉篇》:厠也。

又,最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帀也。

又,穿也。

又,鳥名。
爾雅・釋鳥》:爰居,雜縣。〔疏〕爰居,海鳥也。一名雜縣。

又,《集韻》:七盍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七合切,𡘋音囃。
公羊傳・成十五年》:諸大夫皆雜然曰:仲氏也其然乎。〔釋文〕雜,七合反,又如字。

注解

〔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隹部

〔雜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𰗣、隹

〔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á] ⑴ 见“杂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