杵

复制

chǔ ㄔㄨˇ

正文・辰集中木部共8画
康熙字典

正文辰集中

木部

8画

U+6775

杵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29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513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459頁,第12

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昌與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敞呂切,𡘋音處。
說文》:舂杵也。
易・繫辭》:斷木爲杵,掘地爲臼,杵臼之利,萬民以濟。
禮・雜記》:杵以梧。〔註〕所以擣也。

又,砧杵,槌衣具。儲光羲〈田家雜興〉詩:秋山響砧杵。

又,《前漢・天文志》:彗星曰天杵。

注解

〔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杵〕字拼音是ch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午,五行属

〔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午声。本义是舂米的棒槌。

〔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ǔ] ⑴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⑵ 用长形的东西戳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