楬

复制

jiē ㄐㄧㄝ

正文・辰集中木部共13画
康熙字典

正文辰集中

木部

13画

U+696C

楬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90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541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487頁,第1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其謁切,音揭。
說文》:楬櫫也。
周禮・秋官・職金》:辨其物之媺惡與其數量,楬而璽之。〔註〕既揭椾書其數量,又以印封之,有所表識,謂之楬櫫。

又,《周禮・秋官・蜡氏》:有死于道路者,令埋而置楬。顏師古曰:楬,杙也。椓杙于葬處,而書死者姓名也。

又,《周禮・秋官・明竁》〔註〕:楬頭,書罪法也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渠列切,音傑──義同。

又,《唐韻》:丘瞎切──同「𥴭」,止樂器。
禮・樂記》鞉、鼓、椌、楬、壎、箎。〔註疏〕椌,柷也;楬,敔也──柷以起樂,敔以止樂。

又,木豆也。
禮・明堂位》:夏后氏以楬豆。〔註〕無異物之飾也,齊人謂無髮爲禿楬。

又,《淮南子・地形訓》:淸漳出楬戾,濁漳出發包。〔高註〕乞洽切,音恰──楬戾,山名,在上黨。

注解

〔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楬〕字拼音是ji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曷

〔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ē] ⑴ 同“揭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