沬

复制

huì ㄏㄨㄟˋ mèi ㄇㄟˋ

正文・巳集上水部共9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巳集上

水部

9画

U+6CAC

沬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64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612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560頁,第10

古文: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莫貝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莫佩切,𡘋音妹──衞邑名。
詩・鄘風》:沬之鄕矣。亦作妹。
書・酒誥》:明大命于妹邦。

又,《易・豐卦》:日中見沬。〔註〕王氏曰:微昧之明也。薛氏曰:斗之輔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無沸切,音未──水名。

又,《唐韻》:荒內切;《集韻》:呼內切;《正韻》:呼對切,𡘋音誨。
說文》:灑面也。通頮。

又作靧。
禮・內則》:面垢燂潘請靧,足垢燂湯請洗。

注解

〔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沬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ì、m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未

〔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ì] ⑴ 洗脸。《説文•水部》:“沬,洒面也。” [mèi] ⑴ 古地名。春秋时卫邑,在商都朝歌南,故地在今河南省淇县南。《詩•鄘風•桑中》:“爰釆唐矣,沬之鄉矣。”⑵ 水名。《廣韻•泰韻》:“沬,水名。”⑶ 通“昧”。微暗不明。《集韻•隊韻》:“沬,微晦也。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