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

复制

ㄏㄜˊ

正文・巳集上水部共9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巳集上

水部

9画

U+6CB3

河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6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613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560頁,第19

唐韻》:乎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寒歌切,𡘋音何──水名。
說文》:水,出焞煌塞外,崑崙山發源,注海。
春秋說題辭》:河之爲言荷也──荷精分佈,懷隂引度也。
釋名》:河,下也,隨地下處而通流也。
前漢・西域傳》:河有兩源,一出蔥嶺,一出于闐。于闐在南山下,其河北流,與蔥嶺河合,東注蒲昌海;潛行地下,南出於積石,爲中國河云。
書・禹貢》:導河積石,至于龍門。
爾雅・釋水》:河出崑崙,色白,所渠幷千七百一川,色黃,百里一小曲,千里一曲一直。

又,九河。
書・禹貢》:九河既道。〔傳〕九河,徒駭一、太史二、馬頰三、覆釜四、胡蘇五、𥳑六、絜七、鉤盤八、鬲津九。

又,三河,謂河南、河北、河東也。
後漢・光武紀》:三河未澄,四關重擾。又,《小學紺珠》:以黃河、析支河、湟中河爲三河。

又,兩河,謂河南、河北也。
爾雅・釋地》:兩河閒曰冀州。

又,州名。
廣輿記》:古西羌地,秦、漢屬隴西,唐曰河州,明置河州衞。

又,梗河,星名。甘氏《星經》:梗河三星,在大角帝座北。

又,銀河,天河也。

又,趙崇絢《雞肋》:道家以目爲銀河。

又,酒器也。
𦠆》:裴鈞大宴有銀河,受一斗。

又,淘河,鳥名。見《爾雅・釋鳥》註。

又,姓。明河淸,長沙人。

卷目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水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5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4頁,第25

兩河,謂河南,河北也。《爾雅・釋地》兩河閒曰冀州。

謹按爾雅註云自東河至西河,非謂河南河北。謹改河南河北爲東河西河。

注解

〔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河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可,五行属

〔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可声。本义是黄河。

〔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é] ⑴ 水道的通称⑵ 特指中国黄河⑶ 指“银河系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