泆

复制

ㄧˋ dié ㄉㄧㄝˊ

正文・巳集上水部共9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巳集上

水部

9画

U+6CC6

泆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70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615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562頁,第12

唐韻》:夷質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弋質切,𡘋音逸。
說文》:水所蕩泆也。與溢同。
書・禹貢》:入于河,溢爲滎。

又,淫放。
書・多士》:大淫泆有辭。
左傳・隱三年》:驕奢淫泆。〔疏〕泆,謂放恣無藝。

又,泆陽,獸名,豹頭馬尾。一曰神名。
莊子・達生篇》:西北方之下者,則泆陽處之。

又,鳥名。
爾雅・釋鳥》:𡨥雉泆泆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徒結切,音姪──泆蕩也。

注解

〔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泆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ì、d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失

〔泆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失声。本义是通“溢”。水满出。

〔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ì] ⑴ 古同“逸”。⑵ 古通“溢”。 [dié] ⑴ 〔~荡〕荡涤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