泌

复制

ㄇㄧˋ ㄅㄧˋ

正文・巳集上水部共9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巳集上

水部

9画

U+6CCC

泌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71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615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563頁,第4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兵媚切,音祕。
說文》:俠流也。一曰泉貌。
詩・陳風》:泌之洋洋,可以樂飢。〔疏〕泌者,泉水涓流不已,乃至廣大也。

又,水名。
水經注》:汶水過平章縣南,有泌水注之。水自肥縣東北之自源,西南注於汾。

又,泌陽,縣名。
廣輿記》:屬河南南陽府,漢舞隂,唐泌陽。

又,《廣韻》:毗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薄必切;《正韻》:薄密切,𡘋音邲──亦俠流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鄙密切;《集韻》:壁吉切,𡘋音筆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偪側泌瀄。

卷目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水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59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4頁,第32

《水經注》水自肥縣東北之自源,西南注於汾。

謹按自源乃白源之譌。汾乃汶之譌。謹照原文改水出肥城縣東北白源,西南注於汶。

注解

〔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ì、b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必,五行属

〔泌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必声。本义是泉水涌出的样子。

〔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ì] ⑴ 从生物体内产生出某种物质,流质由细孔渗透出来 [bì] ⑴ 泉流轻快的样子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