淋

复制

lín ㄌㄧㄣˊ lìn ㄌㄧㄣˋ

正文・巳集上水部共1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巳集上

水部

12画

U+6DCB

淋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01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629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576頁,第23

唐韻》:力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犁針切;《正韻》:犁沈切,𡘋音林。
說文》:以水沃也。一曰淋淋,山下水貌。

又,淋漓,渥貌。亦作淋離。揚雄〈羽獵賦〉:淋離廓落。

又,池名,卽太液池。王子年《拾遺記》:昭帝元始元年,穿淋池廣千步。

又,與霖通。

又,《集韻》:力鴆切,臨去聲──亦水沃也。

集韻》或作𩱬

注解

〔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淋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ín、lìn,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林,五行属

〔淋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林声。本义是浇。

〔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ín] ⑴ 〔~漓〕a.沾湿或流滴,如“大汗~~”;b.畅快,如“~~尽致。”⑵ 浇 [lìn] ⑴ 过滤⑵ 一种性病,病原体是淋病球菌。病人尿道红肿溃烂,尿有浓血。通称“淋病”;亦称“白浊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