灕

复制

ㄌㄧˊ

正文・巳集上水部共23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巳集上

水部

23画

U+7055

灕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78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663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612頁,第16

廣韻》:呂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鄰之切;《正韻》:鄰溪切,𡘋音離──滲灕,流貌。一曰水滲入地。揚雄〈河東賦〉:澤滲灕而下降。

又,水名。
前漢・地理志》:灕水,出白石縣西塞外。又,水名,出湘南。
水經》:灕水,出陽海山,南至廣信縣入鬱水。

又,山名。
廣輿記》:灕山,在廣西桂林府城東南。

又,形容之辭。揚雄〈甘泉賦〉:灕乎滲灑。

又,淋灕,秋雨也。亦省作漓。又,與漓通,薄也。

注解

〔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灕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離

〔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í] ⑴ 见“漓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