猈

复制

bài ㄅㄞˋ ㄆㄧˊ

正文・巳集下犬部共1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巳集下

犬部

12画

U+7308

猈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犬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03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712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665頁,第16

唐韻》:薄蟹切;《集韻》:部買切,𡘋音矲。
說文》:短脛狗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一曰案下狗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薄麋切,音皮。
春秋・昭十三年》:楚有史猈。或作篺。

又,《集韻》:頻彌切,音陴。又,蒲街切,音牌──義𡘋同。亦作篺。

又,《廣韻》:步皆切;《集韻》:蒲皆切,𡘋音排。
廣韻》:短頭狗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人名。

注解

〔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

〔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ài、p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卑

〔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ài] ⑴ 腿短的狗。⑵ 脖子短的狗。⑶ 案下的狗。 [pí] ⑴ 古人名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