猋

复制

biāo ㄅㄧㄠ

正文・巳集下犬部共1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巳集下

犬部

12画

U+730B

猋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犬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04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712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665頁,第22

唐韻》:甫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𤰞遙切,𡘋音標。
說文》:犬走貌。从三犬。

又,《爾雅・釋天》:扶搖謂之猋。〔註〕暴風从下上。〔疏〕李巡曰:猋,上也。〔釋文〕猋,必遙反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草》:猋、蔗,芀。〔註〕皆芀荼之別名。〔疏〕芀,一名猋,又名蔗萑,茅之屬。

又,《集韻》:紕招切,音漂──回風也。
禮・月令》:猋風暴雨總至。〔註〕回風爲猋。〔釋文〕本又作飄,徐音方遙反。

卷目考證・巳集下 部首犬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22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7頁,第38

《爾雅・釋草》猋,蔗芀。《疏》芀,一名猋。又名蔗

謹照原文兩蔗字𠀤改藨。

注解

〔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

〔猋〕字拼音是biāo,品字结构,可拆字为犬、㹜,五行属

〔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iāo] ⑴ 犬跑的样子。⑵ 奔跑;急速前去:“灵皇皇兮既降,~远举兮云中。”⑶ 暴风;旋风。后作“飇”,也作“飙”:“~风暴雨总至。”⑷ 草名。古又称为“荼”、“苕”。⑸ 贝名。也作“贆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