猨

复制

yuán ㄩㄢˊ

正文・巳集下犬部共13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巳集下

犬部

13画

U+7328

猨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犬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08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714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667頁,第18

廣韻》:雨元切;《集韻》:于元切,𡘋音袁。
玉篇》:似獼猴而大,能嘯。
𡌨》:猨,猴屬,長臂善嘯,便攀援,故其字从援省。或曰:猨性靜緩,故从爰;爰,緩也。論衡曰:猨伏於鼠。今人取鼠以繫猨頸,猨不復動。
史記・李廣傳》:廣爲人長,猨臂,其善射亦天性也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赤猨蠷蝚。
後漢・方術傳》五禽之戲,四曰猨。

又,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〔註〕:象,俗呼爲江猨。

又,《玉篇》亦作蝯,《集韻》本作蝯,亦作猿、𤝌𧳭

注解

〔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

〔猨〕字拼音是y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爰

〔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uán] ⑴ 同“猿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