珽

复制

tǐng ㄊㄧㄥˇ

正文・午集上玉部共1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上

玉部

12画

U+73FD

珽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50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732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684頁,第18

唐韻》:他鼎切。
韻會》:他頂切;《正韻》:徒鼎切,𡘋音挺。
廣韻》:玉名。
博雅》:珽,笏也。
左傳・桓二年》:袞冕黻珽。〔註〕珽,玉笏也。
禮・玉藻》:天子搢珽,方正於天下也。〔註〕笏也,珽之言挺然無所屈也。謂之大圭,長三尺,杼上終葵首。終葵首者,於杼上又廣其首,方如椎頭,是謂無所屈,後則恆直。
相玉書》曰:珽玉六寸,明自照。

又,人名。唐有姚珽。

又,《集韻》:湯丁切,音聽──大圭,長尺二寸。

集韻》或作珵。毛氏曰:俗作𭹆,誤。

注解

〔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

〔珽〕字拼音是tǐ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⺩、廷,五行属

〔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ǐng] ⑴ 玉笏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