琫

复制

běng ㄅㄥˇ

正文・午集上玉部共13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上

玉部

13画

U+742B

琫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55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735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686頁,第20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邊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補孔切,𡘋音玤。
說文》:佩刀下飾。天子以玉,諸侯以金。从玉,奉意兼聲。〔徐曰〕刀削上飾也。琫之言捧也,若捧持之也。上謂首也。
釋名》:刀室口之飾曰琫。琫,捧也,捧束口也。
詩・小雅》:鞞琫有珌。〔傳〕鞞,容刀鞞也。琫上飾,珌下飾。又,〈大雅〉:鞞琫容刀。〔傳〕上曰琫,下曰鞞。〔疏〕古之言鞞,猶今之言鞘也。
禮・內則》註:遰,刀鞞,琫上飾,珌下飾。
毛傳》言下曰鞞者,又因琫爲在上之飾,下則指鞞之體言也。
韻會》:按《說文》、《詩傳》皆言鞞,刀鞞也,琫上飾,珌下飾,《爾雅》刀室謂之鞞鞛。鞛與琫同,故亦言鞛上飾,鞞下飾,如〈公劉〉,《詩毛傳》是也。
左傳》藻率鞞鞛〔杜註〕:鞞,刀削上飾;鞛,下飾。蓋誤以鞞鞛爲上、下飾也。諸韻今皆註爲刀下飾,蓋承用杜註,而未詳《說文》、《詩傳》之義也。

卷目考證・午集上 部首玉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37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8頁,第22

《說文》佩刀下飾。

謹照原文下改上。

注解

〔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

〔琫〕字拼音是bě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⺩、奉,五行属

〔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ěng] ⑴ 古代刀鞘上端的装饰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