瑕

复制

xiá ㄒㄧㄚˊ

正文・午集上玉部共14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上

玉部

14画

U+7455

瑕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61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737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689頁,第11

唐韻》:乎加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何加切,𡘋音遐。
說文》:玉小赤也。
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赤瑕駁犖。〔註〕赤瑕,赤玉也。

又,玉玷也。
左傳・宣十五年》:瑾瑜匿瑕。
禮・聘義》:瑕不揜瑜。〔註〕瑕,玉之病也。

又,過也。
詩・大雅》:烈假不瑕。〔註〕烈,光;假,大;瑕,過也。
左傳・僖七年》:予取予求,不汝疵瑕也。〔註〕不以汝爲罪釁也。

又,《博雅》:瑕,裂也。

又,遠也。
詩・衞風》:不瑕有害。〔傳〕瑕,遠也。〔箋〕瑕,猶過也。

又,《管子・制分篇》:故凡用兵者,攻堅則軔,乗瑕則神。〔註〕瑕,謂虛脆也。

又,《管子・法法篇》:令入而不至謂之瑕。〔註〕相閒曰瑕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嚴利之狀。
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深瑕而澤。

又,國名。
左傳・成六年》:晉人謀去故絳,諸大夫皆曰:必居郇瑕氏之地。〔註〕郇瑕,古國名。

又,地名。
左傳・桓六年》:楚武王侵隨,使薳章求成焉,軍於瑕以待之。〔註〕瑕,隨地。
春秋・哀六年》:城邾瑕。
大全》:邾瑕如魯濟之類,魯有負瑕,故稱邾以別之。
禮・檀弓》:公叔文子升于瑕丘。又,滋陽,古瑕縣,宋大觀四年,因犯宣聖諱,以西北有嵫山,攺爲嵫陽。

又,姓。
左傳》:周大夫瑕禽。又,複姓。
史記・項羽紀》瑕丘申陽。〔註〕文穎曰:姓瑕丘。臣瓚曰:瑕丘,縣名。
五音集韻》:漢複姓有瑕呂氏。

又,獸名。
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格瑕蛤。
前漢・書音義》:瑕蛤,獸名。

又,與遐通。
禮・表記》引《詩・小雅》瑕不謂矣,瑕之爲言何也。

又,與霞同。
前漢・揚雄傳》翕靑雲之流瑕,《文選》作霞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古牙切,音嘉──垂瑕,地名。

又,古下切,音檟──已也。
詩・大雅》烈假不瑕,鄭康成讀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呼加切──與蝦同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駿瑕委蛇。〔註〕瑕、蝦通。

又,《韻補》叶音舒。
史記・筴傳》:日辰不全,故有孤虛;黃金有疵,白玉有瑕;事有所疾,亦有所徐。

又,叶音何。陸機〈文賦〉:混姸媸而成體,累良質而爲瑕;象下管之偏疾,故雖應而不和。

卷目考證・午集上 部首玉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39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8頁,第30

又與遐通。《禮・表記》引詩小雅瑕不謂矣,瑕之爲言何也。

謹照原文改註瑕之言胡也。

注解

〔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

〔瑕〕字拼音是xi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⺩、叚,五行属

〔瑕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玉,叚( xiá )声。本义是玉上的斑点。

〔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á] ⑴ 玉上面的斑点,喻缺点或过失⑵ 空隙⑶ 古同“霞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