甥

复制

shēng ㄕㄥ

正文・午集上生部共1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上

生部

12画

U+7525

甥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03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755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708頁,第14

唐韻》:所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師庚切,𡘋音生。
廣韻》:外甥也。姊妹之子曰甥。
詩・大雅》:韓侯娶妻,汾王之甥。〔傳〕姊妹之子爲甥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親》:謂我舅者,吾謂之甥。
韻會》:女之壻亦曰甥。
孟子》:帝館甥于貳室。

又,《韻會》:外孫曰甥,據外祖而言。一說外孫曰彌甥。
左傳・昭二十三年》:以肥之得備彌甥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親》:姑之子爲甥,舅之子爲甥,妻之晜弟爲甥,姊妹之夫爲甥。〔註〕四人體敵,故更相爲甥。甥猶生也。

又,姓。晉大夫呂甥之後。

注解

〔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生部

〔甥〕字拼音是sh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生、男,五行属

〔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男,生声。本义是姐妹的儿子。

〔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ēng] ⑴ 〔外~〕姐妹的儿子,简作“甥”,如“~舅”。⑵ 〔外~女〕姐妹的女儿,简作“甥女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