盟

复制

méng ㄇㄥˊ

正文・午集中皿部共13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中

皿部

13画

U+76DF

𢄾

盟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02頁,第17

同文書局本: 第795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752頁,第14

古文: 𢄾

唐韻》:武兵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眉兵切,𡘋音明。
釋名》:明也。吿其事於神明也。
類篇》:誓約也。又,信也。
書・呂𠛬》:罔中于信,以覆詛盟。
周禮・春官・盟詛》〔註〕:盟詛主於要誓。大事曰盟,小事曰詛。〔疏〕盟者,盟將來。詛者,詛往過。
春秋正義》:凡盟禮,殺牲歃血,吿誓神明,若有背違,欲令神加殃咎,使如此牲也。
禮・曲禮》:涖牲曰盟。〔疏〕割牲左耳,盛以珠盤。又,取血,盛以玉敦,用血爲盟書。書成,乃歃血讀書。

又,盟府,司盟之官也。
左傳・僖五年》:藏於盟府。

又,《集韻》:武永切,明上聲──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眉病切,明去聲。
莊子・齊物論》:其留如詛盟。郭象讀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謨耕切,音萌──義同上(同「」)。徐邈讀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莫更切──與孟通,地名。
左傳・隱十一年》〔註〕:盟,今盟津。河內邑名。
史記・周本紀》:武王東觀兵於盟津。
書・禹貢》作孟津。

又,澤名。
前漢・地理志》:道荷澤,被盟豬。〔註〕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。
書・禹貢》作孟豬。

又,叶莫郎切,音茫。
詩・小雅》:君子屢盟,亂是用長。
史記・序傳》:殺鮮放度,周公爲盟。大任十子,周以宗疆。

又,叶莫浪切,茫去聲。
黃庭經》:十讀四拜朝太上,先謁太帝後北向。黃庭內經玉書暢,授者曰師受者盟。

說文》本作𥁰。从血,篆作𥂗
字彙》:俗通从皿,故附皿部。

卷目考證・午集中 部首皿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67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9頁,第42

《周禮・春官・盟詛註》盟詛主於要誓。

謹照原文春官盟詛改春官盟祝。

注解

〔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

〔盟〕字拼音是mé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明、皿,五行属

〔盟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象个盘盂,中间放着牛耳。古代盟会要割牲歃( shà )血,主盟人手执牛耳,掘穴埋牲。本义是在神前发誓结盟。

〔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éng] ⑴ 旧时指宣誓缔约,现指阶级的联合,国与国的联合⑵ 指结拜弟兄⑶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。⑷ 发(誓)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