睛

复制

jīng ㄐㄧㄥ

正文・午集中目部共13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中

目部

13画

U+775B

睛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目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37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810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767頁,第26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子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咨盈切,𡘋音精。
玉篇》:目珠子也。〈靈樞經〉:陽氣上走,于目而爲睛。管輅曰:人眼有方睛者多壽。〈吳志・孫皓傳〉:歸命侯橫睛逆視。韓愈〈月蝕〉詩:念此日月者,爲天之眼睛。師曠《禽經》:鵁鶄,睛交而孕。

又,雙睛,鳥名。
拾遺記》:堯時秪支國獻重明鳥,一名雙睛。能逐猛獸,使羣惡不爲害。今人元旦或刻木鑄金或晝雞牖上,卽其遺像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七靜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此靜切,𡘋音請。
字林》:眳睛,不悅目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疾郢切,音穽──與睜同。

注解

〔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

〔睛〕字拼音是j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青,五行属

〔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青声。本义是眼珠。

〔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īng] ⑴ 眼球,眼珠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