瞥

复制

piē ㄆㄧㄝ

正文・午集中目部共17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中

目部

17画

U+77A5

瞥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目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52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817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774頁,第17

唐韻》:普蔑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匹蔑切,𡘋音撆。
說文》:過目也。一曰財見也。〔徐曰〕瞥然暫見也。張衡〈思𤣥賦〉:遊麈外而瞥天。
梁書・王筠傳》:余少好書,雖偶見瞥觀,皆卽疏記。
淮南子・說林訓》:𪔀無耳,而目不可以瞥,精於明也。〔註〕瞥之則見也。又,《說文》:目翳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普滅切,篇入聲。又,《集韻》:必列切,音𪔀。又,普吠切,坏去聲──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必袂切,音蔽──瞖也。

又,叶匹昧切,音配。馬融〈廣成頌〉:投殳狂擊,頭陷顱碎;獸不得猭,禽不得瞥。

說文》本作瞥,《集韻》亦作𧢍、覕。

注解

〔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

〔瞥〕字拼音是piē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敝、目,五行属

〔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敝声。本义是眼光掠过。

〔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iē] ⑴ 短时间地大略看看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