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

复制

ㄎㄜ

正文・午集下禾部共9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下

禾部

9画

U+79D1

科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35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850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811頁,第10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苦禾切,音窠。
說文》:程也。从禾、从斗。斗者,量也。〔徐曰〕會意。

又,《廣韻》:條也、本也、品也。
戰國策》:科條既備。

又,坎也。
孟子》:盈科而後進。

又,等也。
論語》:爲力不同「」。

又,科,斷也。
釋名》:科,課也──課其不如法者,罪責之也。

又,取人條格曰科第。
前漢・元帝紀》:詔丞相、御史舉質樸、敦厚、遜讓有行者,光祿歲以此科第郎、從官。〔註〕始令丞相、御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;而見在郎及從官,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,定其第高下,用知其人賢否也。
後漢・徐防傳》:立博士十有四家,設甲乙之科。〔註〕歲課甲科四十人爲郎中,乙科二十人爲太子舍人,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。

又,木中空也。
易・說卦》:科上稿。

又,科頭。
史記・張儀傳》:跿跔科頭。〔註〕謂不著兜鍪入敵。

又,科斗,蝦蟆子,一名活東,頭圓大而尾細。古文書形似之。

又,科雉,獸名。劉向《說苑》:楚莊王獵於雲夢,射科雉。

又,地名。
水經注》:汳水,又東逕科城北。

又,《廣韻》:苦臥切,音課──滋生也。
正字通》:植禾本也。

注解

〔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

〔科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斗,五行属

〔科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禾,从斗。“斗”的意思是“量”。合起来指衡量、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。本义是品类,等级。

〔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ē] ⑴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⑵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⑶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⑷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⑸ 判定(刑罚)⑹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⑺ 古同“棵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