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

复制

qín ㄑㄧㄣˊ

正文・午集下禾部共10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下

禾部

10画

U+79E6

𣜈

秦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38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851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812頁,第21

古文: 𣜈

唐韻》、《廣韻》:匠隣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慈隣切,𡘋音螓──國名。
說文》:伯益之後所封國。地宜禾。
詩・秦風・車鄰》〔註〕:秦,隴西谷名,在雍州鳥䑕山之東北。〔疏〕今秦亭,秦谷也。
韻會》:春秋秦國,漢置天水郡,後魏改秦州。
釋名》:秦,津也──其地沃衍有津潤也。

又,三秦。
史記・項羽紀》:三分關中,王秦降將,章邯雍王,司馬欣塞王,董翳翟王,爲三秦。

又,大秦國。
後漢・西域傳》:大秦在海西,亦云海西國;其人民長大平正,有類中國,故謂之大秦。

又,姓。秦自顓頊後,子嬰既滅,支庶以爲秦氏。

又,《說文》:一曰秦,禾名。

又,叶慈良切,音牆。
易林》:玉璧琮璋,執贄是王;百里寧越,應聘齊秦。

注解

〔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

〔秦〕字拼音是qí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𡗗、禾,五行属

〔秦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禾,从舂省。本义是禾名。假借为专名用字。

〔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ín] ⑴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⑵ 中国朝代名⑶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