稀

复制

ㄒㄧ

正文・午集下禾部共1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下

禾部

12画

U+7A00

稀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41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853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814頁,第7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香依切,音希。
說文》:疏也。〔徐曰〕當从爻、从巾。爻者,希疏之義,與爽同意;巾象禾之根莖。至於莃晞皆當从稀省,何以知之,《說文》無希字故也。

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:

集韻》:通作希。

注解

〔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

〔稀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希,五行属

〔稀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禾,希声。本义是稀疏。

〔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ī] ⑴ 事物中间距离远、空隙大,与“密”相对,~疏。~落( luò )。~客。依~。⑵ 浓度小,含水分多的,与“稠”相对⑶ 少⑷ 用在“烂”、“松”等形容词前面,表明程度深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