稹

复制

zhěn ㄓㄣˇ

正文・午集下禾部共15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下

禾部

15画

U+7A39

稹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51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857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818頁,第29

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之忍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止忍切,𡘋音軫──叢緻也。又,聚物也。
爾雅・釋言》:苞,稹也。〔疏〕物叢生曰苞,齊人名曰稹。郭璞曰:今人呼叢緻者爲稹。郭璞〈江賦〉:橉杞稹薄。〔註〕稹,稠穊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側鄰切;《集韻》:之人切,𡘋音眞──義同。

又,音奠。
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輪人》:凡斬轂之道,必矩于隂陽。陽也者,稹理而堅;隂也者,疏理而柔。〔註〕陽木文理緻而堅。鄭司農云:稹,讀爲奠祭之奠。

又,《集韻》:亭年切,音田──木根相迫也。與槇同。

又,𤰞眠切,音邊──籬上豆。與𥣰同。

卷目考證・午集下 部首禾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81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9頁,第73

《周禮・輪人》凡斬轂之道,必矩于隂陽。

謹照原文于改其。

注解

〔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

〔稹〕字拼音是zhě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真,五行属

〔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禾,真声。本义是草禾丛生。

〔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ěn] ⑴ (草木)丛生。⑵ 古通“缜”,细密:“~理而坚。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