稺

复制

zhì ㄓˋ

正文・午集下禾部共15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下

禾部

15画

U+7A3A

稺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51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857頁,第26

標點整理本: 第818頁,第30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直利切;《正韻》:直意切,𡘋音治。
說文》:幼禾也。
廣韻》:晚禾。
詩・魯頌》:稙稺菽麥。〔註〕後種曰稺。

又,《增韻》:凡人物幼小皆曰稺。
詩・衞風》:衆稺且狂。〔傳〕幼稺。
史記・五帝紀》:舜以夔爲典樂敎稺子。〔鄭註〕國子也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直離切,音馳──幼也。

一曰自驕矜貌。
管子・重令篇》:菽粟不足,末生不禁,民必有饑色,而工以雕文刻鏤相稺也,謂之逆。〔註〕稺,驕也。

又,《正字通》叶賄韻。
詩・小雅》:無害我田。稺,叶下火;火,音毀。

集韻》亦作稚、䆈、䄺。

卷目考證・午集下 部首禾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82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9頁,第74

《詩・衞風》衆稺且狂。

謹照原文衞風改鄘風。

注解

〔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

〔稺〕字拼音是z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屖

〔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ì] ⑴ 同“稚”。《詩•小雅•大田》:“去其螟螣,及其蟊賊,無害我稺。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